“明清救世启蒙思潮先河的名著”《呻吟语》,养生更养心

百家经典 2023-03-01 17:10:38   点击量 : 974  

2023-02-28 10:36:02    作者 : 小禾小读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说世上有“三不朽”,立德为上,立功次之,立言再次。这“三立”可经久不废,是有识之士青史留名的途径。其中,立言是文人的主要途径。

在众多名留青史的文人中,有一个叫吕坤,是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之一,也是古代"二十四儒"之一,著有《呻吟语》若干卷。

呻吟,病痛时发出的声音。吕坤体弱,病痛经常反复,久而久之,他有了体悟:“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之不觉也;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子不能代也。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哉?”于是他注重养生,更注重养心,《呻吟语》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网络图,侵删

《呻吟语》分内外两篇,共六卷,是吕坤历时三十年零散记录的数百则心得、感悟、笔记,内篇和外篇的内容有重复之处,但这并不影响它大放异彩。《呻吟语》是为医心而作,能医的不止作者的心,还有世人的心。当时,“天下之势,乱象已形,而乱机未动;天下之人,乱心已辨,而乱人未倡厥”(作者语),《呻吟语》一印行,就好像给整个社会对症开了一剂药,众人纷纷拜读。这份追捧还延续到了后世,《呻吟语》被看作是开启“明清救世启蒙思潮先河的名著”,并被翻译成二十多个国家文字出版发行。

《呻吟语》论及的内容很多,包括伦理、修身、存心、问学、论道、养生、世运、天地、人情、性命、词章、品藻、物理等方面,现在读来还颇有收获。

以下是这些天摘抄下来的佳句——

1.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2.得罪于法,尚可逃避;得罪于理,更没处存身。只我的心便放不过我。是故君子畏理甚于畏法。

3.忘是无心之病,助长是有心之病。心要从容自在,活泼于有无之间。

网络图,侵删

4.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今之学者,将个浮躁心观理,将个委靡心临事,只模糊过了一生。

5.恶恶太严,便是一恶。乐善甚亟,便早一善。

6.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之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7.幕夜无知,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人之罪莫大于欺。欺者,利其无知也。大奸大盗皆自无知之心充之。天下大恶只有二种:欺无知,不畏有知。欺无知还是有所忌惮心,此是诚伪关。不畏有知是个无所忌惮心,此是死生关。犹知有畏,良心尚未死也。

8.克一个公己公人心,便是吴越一家;任一个自私自利心,便中父子仇雠。天下兴亡、国家治乱、万姓死生,只争这个些子。

网络图,侵删

9.万物皆能昏人,是人皆有所昏。有所不见为不见者所昏,有所见为见者所昏,惟一无所见者不昏,不昏然后见天下。

10.世之人,形容人过只象个盗跖,回护自家只象个尧舜,不知这却是以尧舜望人,而以盗跖跃自待也。

11.分明认得自家是,只管担当直前做去,却因毁言辄便消沮。这是极无定力迪,不可以任天下之重。

12.我身原无贫富贵贱得失荣辱字,我只是个我,故富贵贫贱得失荣辱如春风秋月,自去自来,与心全不牵挂,我到底只是个我。夫如是,故可贫可富可贵可贱可得可失可荣可辱。今人惟富贵是贪,其得之也必喜,其失之也如何不悲?其得之也为荣,其失之也如何不辱?全是靠着假景作真身,外物分内外,此二氏之所笑也,况吾儒乎?吾辈做工夫,这个是第一。吾愧不能以告同志者。

13.既做人在世间,便要劲爽爽、立铮铮的。若如春蚓秋蛇、风花语絮,一生靠人作骨,恰似世上多了这个人。

本文来源于:http://www.yaoshixiu.com/baijiajingdian/33455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1-2022 yaoshix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众妙之门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 联系方式:daokedao3713@qq.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