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是谁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谁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武灵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赵武灵王(?——前295年)是战国中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卓越的军事改革家。他在位初期,赵国的军事力量不强,但却四面受敌。且不说中原各国经常互相攻伐,就是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侵扰赵国边境,更要命的是,赵国还有一个心腹大患——中山国。
中山国为白狄别族所建,虽不是一流强国,却横亘在赵国的中央地带,对赵国的国家安全威胁极大。
面对这样险恶的局面,赵武灵王认定,要想巩固国家安全,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要想强军,改革作战方法,发展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是上上之策。然而要想扩大骑兵规模,首先必须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服装改革。
在赵武灵王时期,因为儒家的宣传推广,成套的礼仪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其中,服装是表现礼仪制度的重要形式。虽然各个阶层的服装有所不同,但主要特征概括就四个字:宽衣博带。
宽大的礼服虽然上身很有型,但这种穿戴只适合悠闲地踱步,穿成这样去骑马射箭,那真是浑身上下都别扭。而当时西北方游牧和半游牧民众的窄袖短装既轻便又灵活,非常适合马上作战。认识到这一点后,赵武灵王决定在赵国开展轰轰烈烈的“胡服骑射”运动。
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赵武灵王率兵巡游赵国边境重镇,并在这趟出行中坚定了“吾欲胡服”的决心。为了寻求支持,赵武灵王首先找了具有戎狄背景的大臣楼缓、肥义,和他们交心:“我知道穿游牧之人的衣服会被天下人耻笑,但这样做可以让我消灭中山国。
楼缓、肥义对赵武灵王表态说:“无论您怎么做都会有人评说议论,大王您不要顾忌世俗议论,放胆去干吧!”
于是赵武灵王给自己定制了一套胡服,穿着就上朝去了。这一举动立刻遭到了赵国贵族的一致反对。其中反对得最凶的,是顽固保守派的领军人物,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为了表达对赵武灵王的不满,公子成当即便抱病不出,拒不上朝了。
赵武灵王知道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赵武灵王派出使者去见公子成,向他陈述服装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光明前景。
但是公子成顽固不化,对使者说:“我们中原大国,是圣贤教化的地方,是行礼作乐的地方,应该是那些游牧民族景仰、学习我们。如今大王却舍弃优良的传统习俗,去效法他们,穿他们的衣服,这是违背人心的事啊。”
见使者无功而返,赵武灵王决定亲自出马,借着探病的由头来到公子成的府邸。
“衣服,就应该是怎么方便怎么穿;礼仪,制定出来就是为了方便行事的。圣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礼仪,而以利民强国为最终目的。”赵武灵王气势迫人地说,“我们赵国四面受敌,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怎么能守御得住?
中山国区区小国,也敢屡次犯我赵国土地,掳掠赵国民众,有一次还差点打下鄗地,先君对此深以为耻。所以我改革服装,号召学习游牧之人的骑射技术,是要借此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这样才能保家卫国,消灭中山,报仇雪耻。可是叔父您固守中原传统习俗,不愿改穿胡服,却忘了国家的耻辱,这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公子成无言以对,只好自我批评,表示屈服。赵武灵王趁热打铁,当场赏给公子成一套新做的胡服,让他明天穿着上朝。
第二天,赵武灵王正式颁布“胡服令”,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时,赵文、赵造、赵俊等一批宗室贵族又跳出来反对,劝赵武灵王不要轻易改动过去的法令。赵武灵王对他们就更不客气了,张嘴便骂:“先王习俗都各有不同,哪种古法可以仿效?
历代帝王互不因袭,哪种礼制可以遵循?你们这些蠢驴,给我闭嘴吧!”顶着巨大压力,赵武灵王终于强制推行了胡服,并招募军士练习骑射。
在赵武灵王的身体力行之下,这场“穿胡服,学骑射”的运动在赵国得到了贯彻执行。赵国很快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部队,军事实力得到极大提高。此后的几年里,赵国不断攻打中山,连战连捷;又痛击林胡与楼烦,夺取北方大片土地。赵国从此兴盛强大起来,力量足以与当时的一等大国如秦、齐、楚国相抗衡。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
因为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
赵武灵王因此被称为卓越的改革家,在死后追谥“武灵”,后人尊称其为赵武灵王。由于他的奠基,之后的赵国国力强盛,可以和曾经欺负自己的大国平起平坐。这一切都离不开这场“胡服骑射“的改革。
赵武灵王是赵国第六代国君。他继位时,赵国国力较弱,周围又是强邻环绕,尤其是当时赵国连续几次战败,无力对抗周围兵强马壮的敌人。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击退来犯之敌,保卫自己的国家,成为赵武灵王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难题。
赵国的内忧外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秦国的势力逐渐强大,也不断地对外扩张,与秦国接壤的赵国自然成为秦国觊觎的目标。
第二,在赵国国内生存的中山国势力也逐渐强大起来,并且在齐国的支持后开始侵犯赵国的边境。
第三,位于赵国北部的少数民族经常南下袭扰掠夺,对赵国也形成威胁。
面对这种外部情况,赵武灵王明白如果不进行军事改革,不提高军事水平,增强自身的力量,等待自己的就只有灭国的悲剧结局。为了扭转局面,稳固统治,才有了为世人所熟知的“胡服骑射”的改革。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
主要是为了增强军队战斗力。
赵武灵王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夺回失去的江山,决定对作战方式进行整顿,变车战为骑战。那时,赵国军队的服装又长又笨重,打起仗来很不方便,常常因为战服不便而吃大亏。
一天,赵武灵王对大臣肥义说:“胡人穿的短衣服,作起战来多方便,他们骑上马,驰骋疆场,冲杀起来就像飞一样。如果我们的军队也穿上这样的短衣服,轻装上阵,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打胜仗,到那时,谁还敢再来欺侮我们赵国。”
肥义很赞成赵武灵王的意见,可是,却遭到王室成员和部分大臣的极力反对。这时,肥义对赵武灵王说:“大王如果决心整顿军队,那么就不要顾少数人的反对,古时候舜帝发现有个部族跳舞跳得很好,就向他们学习跳舞。只要别人先进的地方、自己认为可取的地方就学,胡人短服骑射很好,我们就跟着学有什么不好呢?”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自己带头穿上胡服,全体将士也换上胡服,从严整顿军队和改革军事装备,大大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本文来源于:http://www.yaoshixiu.com/lishirenwu/31111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