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油的做法图解(如何压榨茶油)

健康生活 2023-09-30 13:14:15   点击量 : 739  

2023-02-20 02:21:58    作者 : 山茶油

山茶油的做法图解

1. 山茶油如何制作山茶油是从山茶科(Camellia)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茶油是野山茶果提炼而成的食用油。又名油茶籽油、山茶油。

2. 山茶油如何制作出来的辣椒洗净剁碎加上适量食盐,炒锅内放入山茶油加入少许豆豉炒熟,等凉透后拌入剁辣椒中。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存放一年都不会变质,而且用山茶油制作出来的剁辣椒风味和口感是一般植物油不能比拟的。

3. 山茶油的制作工艺准备食材:山茶油 20毫升、米饭 300克 、 鸡蛋 70克 、 香菇 20克 、 玉米粒 30克 、 豌豆粒 40克 、 芹菜 30克 、 虾仁 40克 、 胡萝卜 30克 、 猪肉 30克 、 香葱 5克 、 酱油 20毫升

山茶油蒸大米饭的做法步骤:

1、热锅放入沃康山茶油

2、鸡蛋打散倒入锅中滑炒并铲成小块,盛出鸡蛋

3、锅中再次倒入少许沃康山茶油放入猪肉炒至变色,

4、加入虾仁翻炒

5、加入豌豆和胡萝卜丁进行翻炒再加入香菇丁,糯玉米粒,芹菜丁放入酱油翻炒均匀

6、放入隔夜的米饭进行翻炒加入酱油,将米饭翻炒均匀再加入鸡蛋和香葱液,快速翻炒即可,山茶油蒸大米饭就做好了

4. 山茶油的制作过程首先材料:

1、茶叶,打油茶的茶叶不是一般的绿茶红茶,而是采得比较老,只需杀青晒于就可,制作粗糙,但也有好坏之分,价格便宜,油茶的好坏第一个就在茶叶上。主要是杀青过老就有难听的苦味,杀青不到位则有夹味。

2、老姜

3、油,最好用猪油。

4、炒米,炒米可不是用米炒成米花这么简单,炒米是这样做的,选上好的糯米,先浸水(多久我不太清楚),浸好后,拿少部分打成粉子,大部分蒸,蒸好后摊开,将粉子撒在上面,使糯米饭一颗颗的分开,再晒干,就可以拿来炒了。

油茶的做法:

第一步:泡茶叶,先用温水(60或70度吧)将茶叶泡软,同时将茶叶洗净并可去掉部分夹味,倒掉水(最好不要倒得太干净),将老姜冼净,

油茶

制作油茶

第二步:烧火放油,茶叶姜放入,边烧大火边用油茶爪爪(一种用油茶树做的7字形的木棒)击打茶叶和姜将茶叶和姜打烂,(这就是为什么叫打油茶,小心你们的锅子,在粗石江打油茶用的是一种专用的锅子,小而厚),第一次打打成半烂就可以了,加水烧开,加盐就可以喝第一锅油茶了(第一锅可不太好喝,最好喝第二锅倒油茶时要留下茶叶和姜再打第二锅第三锅,方法同第一锅的打法一样。

5. 山茶油做什么的一、凉拌

与一般的食用油不一样,由于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所以茶油是可以在不加热的情况下食用,还有直接直饮,因此大家可以用山茶油做凉拌菜,例如凉拌青瓜,青瓜在加了山茶油凉拌后不会使人感觉油腻,口感依然比较清脆,还可以提亮青瓜的色泽,同样拌其他凉菜或者沙拉也可以用茶油。

二、烘焙

很多喜爱烘焙的人在烘烤一些面点时,会选择在面点外涂抹一层茶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食物的鲜香酥脆的感觉,同时也能避免烘焙过程中出现糊焦的问题,保证烘焙出的食物的口感,若是喜爱烘焙的人不妨尝试在下次烘焙前涂抹一层茶油,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6. 山茶油配方首先准备好食材,六堡茶叶、大蒜、生姜、锅巴100g,茶籽油、葱花、油果、核桃50g。

大蒜头去皮,生姜去皮,核桃去壳准备好备用,干六堡茶叶清洗干净,放到专用了制作油茶的镬头,一起加入准备好的生姜大蒜,一边锤一边加入开水。

水质变色的时候加入核桃,加入一点茶油,继续锤,火候用中火,等到水开了就用小火慢慢锤,一直要花半小时左右。

用竹篮子过滤油茶,放到汤锅里烧开,根据个人喜欢的加入锅巴,油果。

7. 山茶油如何制作成茶油01、烘

烘烤,从树上采摘下来的生油茶籽,饱含水分,必须将水分驱除干净才可榨油,与许多地方采用炒干的方法不同,老油坊里采用的是在烘床上烘干的方法。烘床形如北方常见的土炕,底下生火,将茶籽铺于其上。烘干的标准是香而不焦,要注意控制好火候,这关系到能否榨出香而纯的茶油。

02、碾

碾碎,将烘干的油茶籽投到碾糟中碾碎。石质的圆形碾槽直径接近5米,其上是木质的十字架形碾车,碾车的4个支脚上分别装着4个石轮。碾车的动力最初是用牛拉,后来是靠建在溪水中的水车带动。用牛拉时,碾碎油茶籽一次大约需要1小时,用水车作动力时需要30分钟,现在用电力,只要10分钟就好。

03、筛

过筛,油茶籽被碾成粉末之后,还需要用细目竹筛过筛。筛下的细腻茶籽粉末可以进入一道工序,颗料较大的碎茶籽则要返回碾盘再次碾压。茶籽末颗粒越小,出油率越高,成油后沉淀物越少,油品越好。

04、蒸

蒸粉,过筛后的油茶籽粉末会被悉心地收集起来,用木甑放入大锅中隔水蒸熟。在这一步也需要严格掌控火候,蒸熟的标准是可见蒸汽但不能熟透,否则也会影响出油的品质。每当蒸粉之时,浓郁的油茶香气就会随着蒸气一起散发出来,弥散在整个油坊之中。此时,如果观察木甑中的茶粉,会发现有晶亮的油分渗出。

05、裹

裹饼,将蒸熟的油茶籽粉末填入用稻草垫底的圆型铁箍之中,压实,再用稻草裹扎,做成一片片圆形的还饼。因为稻草中富含碱分,和茶籽发生作用,可以使最终榨出的茶油更香。现在使用机械榨油法的其他油坊都没有了这一步骤,出油的香度自然也就不能和古法榨油相比。

06、榨

榨油,将坯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剩下的空间塞进方木块,再打入木契,挤压茶饼,就可以开榨了。开榨时,两位掌锤的师傅合力推动悬吊在空中大约30斤重的元宝形石锤,晃晃悠悠地撞到油槽中的木楔上,一锤一锤地将楔子楔入,金黄色的茶油就会被挤榨的坯饼中淌出。经过2个小时后,坯饼中的油分几乎被榨尽,一次完整的榨油过程至此也就结束了。

这是茶籽榨完油留下的渣,这种渣也有很大作用喔!农村人管它叫枯ku饼,用这个泡水用来洗头还有喂猪,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呢?

剩下的茶子壳可千万不能扔,它可是天然的好肥料。它是碱性原料,把它烧成灰可以做碱,用来腌咸蛋,也可以撒在自家的菜园里做肥料。榨油后的茶饼也是宝贝,以前没有洗发水时,女人们就用它来洗发美发,还可以用它洗衣服、杀虫等。

如何压榨茶油

准备材料:茶籽、炒锅、研磨机、蒸锅、压饼机、压榨机、螺丝刀、铁锤。

1、首先把茶籽倒入大锅中炒熟。

2、茶籽炒熟后,倒入研磨机,磨成粉末。

3、把磨好的粉末装到容器里,然后放置一旁备用。

4、把粉末倒入蒸锅中,隔水蒸熟。

5、蒸熟后用布包起来。

6、包好后放到压榨机的模具里,然后压实。

7、把压好的茶饼放到一旁备用。

8、所有茶饼做好后,放到压榨机上。

9、茶饼放满后,用工具在茶饼中间撬开一条缝。

10、启动压榨机。

11、这样茶油就会自动从压榨机下面流出来。

12、完成。

茶油的吃法

教你6种山茶油的吃法,                                

现如今,人们对食用油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市面上,食用油的种类也有很多,山茶油就是很多人的选择之一。那么,山茶油应该怎么吃最好呢?在这里,为大家解答一下吧。


山茶油的最佳吃法

第一种凉拌:普通的食用油在不加热至熟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于凉拌,而山茶油在不需加热的情况下,可直接用于凉拌各种荤、素菜,同时还可以调制色拉酱,具有色泽鲜亮、口味爽滑,清淡、不油腻等特点。

使用山茶油凉拌,营养最好最完整,但是很多人不习惯这样吃,吃的人也最少。


第二种热炒:营养专家指出“热锅冷油”的烹调方式可以保证菜品色、香、味和营养的正确方法。用耕客山茶油热炒食品不发黑,清爽可口,不油腻。

使用山茶油炒菜是最常见的吃法,但一定要记得在油起泡的时候就可以放菜炒了,不能等到冒烟,否则茶油的营养会受损。


第三种煎炸:煎炸食物时,普通食用油在高温下会产生过氧化物,对人体极为有害。而山茶油含有抗氧化物(维E),可以在220度高温连续油炸20小时不变质,不产生反式脂肪酸,品质也不会发生改变,是更理想、更健康的煎、炸食用油。

第四种烘烤:在烘烤前或烘烤时涂抹一层山茶油,可以保持食物鲜香酥脆,口感爽滑,不易糊焦。


第五种汤菜:在煮汤时或煮汤后加入一匙山茶油,使汤更清鲜味美。

第六种清蒸:在清蒸前或清蒸后加入一匙山茶油,如蒸鱼或蒸蛋更清香鲜亮。

没想到吧,山茶油竟然有这么多的吃法,让被称为“东方橄榄油”的山茶油逐渐被更多的人知道吧,这可是我们真正的“国油”呐。

转载:感谢您对道可道众妙之门网站的认可,非常欢迎转载分享山茶油的做法图解,转载请注明来源于yaoshixiu.com

本文来源于:http://www.yaoshixiu.com/yangsheng/32754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yaoshix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众妙之门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 联系方式:daokedao3713@qq.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