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刺儿菜)

中药材 2023-03-01 07:42:24   点击量 : 80  

2022-06-06 20:36:08    作者 : 佚名

小蓟(图1)

【中药名】小蓟

【别名】刺儿菜、青青菜、野红花、刺蓟菜、刺角菜、刺儿草。

【类别】凉血止血药。

【药用部位】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地上部分。

【产地分布】生于荒地、田间和路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归经】凉,甘、苦。归心经、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镇静、抑菌和利胆。

【药理成分】含胆碱、皂苷、儿茶酚胺类物质,并显生物碱皂苷的反应。水煎剂有直接的拟交感神经药的作用,对麻醉后破坏脊髓的大白鼠有去甲肾上腺素样的升压作用;对离体兔心和蟾蜍心脏均有兴奋作用。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水煎服;鲜者30~60克,捣汁研末。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禁服。

【文献】

①《纲目拾遗》:’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止血,降压,散瘀消肿。治各种出血症,高血压,黄疸,肝炎,肾炎。"

【配伍选方】

①治心热吐血口干:生藕汁,生牛蒡汁(牛蒡子)、生地黄汁、小蓟根汁各二合,白蜜一匙。上药相和,搅令匀,不计时候,细细呷之。(《圣惠方》)

②治舌上出血,兼治大衄:刺蓟一握,研,绞职汁,以酒半盏调服。如无生汁,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下三钱匕。(《圣济总录》清心散)

③治呕血、咯血:大蓟、小蓟、荷叶、扁柏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山栀(栀子)、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食后下。(《十药神书》十灰散)

④治下焦结热,尿血成淋 生地黄、小蓟根、通草、滑石、山栀仁(栀子)、蒲黄(炒)、淡竹叶、当归、藕节、甘草各等分。上嚼咀,每服半两,水煎,空心服。(《济生方》小蓟饮子)

⑤治崩中下血:小蓟茎、叶(洗,切)研汁一盏,入生地黄汁一盏,白术半两,煎减半,温服。(《千金方》)

⑥治妊娠胎堕后出血不止:小蓟根叶(锉碎)、益母草(去根,切碎)各五两。以水三大碗,煮二味烂熟去滓至一大碗,将药于铜器中煎至一盏,分作二服,日内服尽。(《圣济总录》小蓟饮)

⑦治妇人阴庠:小蓟煎汤,日洗三次。(《广济方》)

⑧治九窍出血 用小蓟一握,捣汁,水半盏和顿服。如无青者,以干蓟末,冷水调三钱匕服。(《卫生易简方》)

⑨治卒吐血及泻鲜血 小蓟叶,捣汁,温服。(《梅师集验方》)

⑩治吐血 小蓟、大蓟、侧柏叶各9g,仙鹤草、焦栀子各12g。水煎服。(《常用中草药图谱》)

⑾治一切极痛下疳 鲜小蓟、鲜地骨皮各五两。煎浓汁浸之,不三四日即愈。(《医学广笔记》)

⑿治小儿浸淫疮,疼痛不可忍,发寒热 小蓟末,新水调敷,干即易。(《卫生易简方》)

⒀治鼻窒、气息不通 小蓟一把。(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千金要方》)

⒁治高血压 小蓟、夏枯草各15g。煎水代茶饮。(《安徽中草药》)

⒂治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尿疼浮肿 小蓟15g,生地黄9g,白茅根60g。水煎服。(《天津中草药》)

⒃治哮喘时发,发时声如曳锯,头上汗出,口干作渴(热喘)鲜小蓟120g,精猪肉120g。共煮,待肉烂,去渣,吃肉喝汤。可3~5d吃1次,连用3~5次。【《江苏中医杂志》1982,(6):30】

⒄治传染性肝炎,肝肿大 鲜小蓟根60g。水煎服,10d为1疗程。(《常用中草药图谱》)

⒅治青竹蛇咬伤 刺儿菜根9~15g,徐长卿3~9g。水地服。外用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本文来源于:http://www.yaoshixiu.com/zhongyaodaquan/3064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大蓟

下一篇:芡实

Copyright © 2021-2022 yaoshix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众妙之门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916400625@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 联系方式:916400625@qq.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