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艾灸,扶阳藏阳!冬无收藏,必伤肾

中医必背 2023-09-30 15:17:56   点击量 : 991  

2023-04-06 08:18:23    作者 : 爱灸堂

冬季艾灸,扶阳藏阳冬无收藏,必伤肾

中医养生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藏,藏什么?

当然是收藏阳气——“五脏的阳气”!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发病率明显增高,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藏阳。

为什么“藏”?

大部分植物花谢叶落,“敛阳归根”就是为了避免受寒邪之气的伤害,也是为明年春天的生发积累能量。藏阳越深,春生夏长越有力量!

人体气血的循环,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也都是以阳气为根本,阳气是生命的动力,人体阳气充足旺盛,就好像太阳当空,大地上的万物就有生发之机,艾灸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公众号:爱灸堂),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增强处突应激能力。

艾灸—最佳冬藏方法

冬季养生,艾灸尤其适合体质虚寒人群!中医学认为,艾灸可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可以调整人体的阳气,属于温补,在秋冬季节使用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在中医外养法中,艾灸补阳在冬季也是尤为重要的。“艾草属阳,燃烧后作用力更强,所以艾灸是补阳的最佳养生法。”

冬季艾灸的好处

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驱寒逐湿,消淤散结

温中补气,保健强身

“阳气潜藏”是冬天时令养生最重要的核心点!冬季肾不藏水(公众号:爱灸堂),春无生计!

也就是说:我们冬季没做好收藏之道,必伤肾!肾为先天之本,根基一动,春季百病立现。

哪些人群最适合冬藏?

阴阳失调,久寒侵体的人群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艾灸通过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

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调理养生功效。

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公众哈:爱灸堂),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

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懒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

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才能维持长久。

有这方面表现的朋友,尤其是现代白领,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补充阳气,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冬季补阳

精神抖擞人乐观,手脚暖和胃口开!

介绍两个穴位:命门穴和足三里穴。

命门穴

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故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

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脚部怕冷。调补足三里,是养生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通常我们在冬季饮食中,也会增添滋补的材料,以养元阳。冬季饮食切忌生冷,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人体阳气受损,饮食调养应以“补”为主。

冬季最易伤肾!中医博士把脉冬季养生

冬季是 健康 “储蓄”的最好季节,冬至 养生 ,补对一天,身体 健康 一整年,《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篇古文明确冬季的特点,从起居、情志指出冬季 养生 方法,通俗地解释冬季的特点,天寒水冰,大地龟裂,北风凛冽,生机潜伏,阳气内藏,万物蜇藏的时令,冬季在五行中属水,五脏中肾属水,所以冬季与人体有着密切关系,冬季最易伤肾,所以应该注意进补,尤其注意衣食住行和适当锻炼,以防寒气侵肾;

说了这么多道理,冬季究竟应该如何 养生 ,该注意些什么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雪亮主任 有着丰富的治疗肾虚经验,为人耐心温和,听他分享知识会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1、从起居保健开始

● 早卧晚起,养肾防寒, 一般来讲早睡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养人体的阴气。

● 冬保三暖,咱们分别来说。

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容易促发咳嗽、落枕、腰背疼痛等症。

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后,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容易使人感冒、咳嗽。



2、饮食调养很重要

●宜温热缓补: 冬季是适宜进补的季节。适宜冬季进补的食物有: 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鹅肉、鸭肉、鳝鱼、核桃、栗子、红参、黄芪、红枣、党参、当归、红豆、韭菜、香菜等等。

可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补。但不宜过量或过频地进补,以免吸收不了造成浪费,又或因过补而引发其他热性疾病。

●忌寒凉生冷: 冬季过于寒凉的食物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造成胃寒胃痛或肠寒泄泻等疾病的发生。因此, 冬季应少吃香蕉、西瓜、雪梨、绿豆等食物。

3、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提高体能

冬季运动锻炼能增强大脑皮质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能力明显提高,准确地调节体温,增强自身的抗寒能力,利于预防感冒等疾病。



4、情志管理

保持安静自若,不要妄事操劳,精神要饱满,否则,损伤肾脏,肾精不足,提供给来年春天的生发之气不足;就会出现手足无力,影响机体抗病力。

5、冬季保健五不宜

喝酒不宜过量: 避免伤脾胃

日晒不宜过久: 预防皮肤过敏、皮肤癌

吃饭不宜过饱: 避免加快人体衰老

睡眠不宜过少: 预防免疫功能降低



如果你有脱发、睡眠不好、怕冷、阳痿早泄等症状,担心自己肾虚,但不知如何分辨防治;或者已经肾虚,但不知如何应对。



我推荐你好好看看这门课—— 《十人九肾虚?老中医教你补肾强肾》

这个课,是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雪亮 主讲的,拥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值得信赖。你的担忧和疑惑,他能提供科学详细的解答,以及可操作的肾虚防治指南。

点击下方免费试听课程↓↓↓



肾虚一次讲清楚!

肾虚常见疑惑+误区+防治妙招

张雪亮主任,有着丰富的治疗肾虚经验,听他细细剖析“肾虚”的秘密,你将轻松走出肾虚普通人常犯的7大高频误区,避开多数人难以察觉的坑,少花冤枉钱。。

听完,不仅能明白肾虚和早泄阳痿、脱发、怕冷、夜尿多、亚 健康 等诸多现象之间更少为人知也极为关键的关联,让你摆脱焦虑。

还能明白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分别有哪些表现,并且针对不同的人群,给出了对应的详细可操作的肾虚防治技巧(吃、睡、补、按),以及对应的药物。

课程大纲

原价99元,粉丝限时特惠69元,一经报名,永久回听

无论男女都可能肾虚,提到肾虚,很多人会觉得尴尬、难为情、难以启齿,甚至觉得自卑,总感觉在伴侣面前抬不起头来,可去医院找医生又觉得难为情,内心别扭......

这时,你可以选择在家先听听医生怎么说,戴上耳机就能随时随地观看课程,很私密。

只要在零碎的时间,花个几分钟就好,每天了解1个肾虚小知识,防治肾虚很轻松!

科学、靠谱、值得看,名医亲授,在家就能获得专家建议

怀疑自己肾虚,或者已经肾虚了,最省心、靠谱的做法还是听听医生的建议。

现实中,很多人会问朋友,结果对方也只是道听途说。也有人会自己去网上查,然而又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分辨网上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结果一不小心就错信偏方,没效果还伤身。

可很多人要么没时间去医院,要么每次去都是“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很多疑惑都还没来得及问,就让回来了。

而张雪亮医生的这门课,就能解决你关于肾虚的各种疑惑,怀疑自己肾虚,想防治肾虚,都适合看这个课。

在生活中,要改掉熬夜、吸烟等导致肾虚的不良因素,实在是太难了!可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该在护肾上多花点心思,防治肾虚了~

冬季养生,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冬季是万物藏收、补肾强身之时, 养生 调理要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适当进补,同时注意防寒防燥,总以润燥养阴、护阳补肾为重点。

晨练勿早须防寒

冬季早晚气温较低,外出锻炼身体的人最好穿戴帽子、围巾等保暖衣物,以免头颈、肩部及下肢受寒。冬季阳消阴长,人体的阴精阳气也处于收敛内养的状态。《黄帝内经》云:“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此时 养生 当遵循阴阳之道,顺应气机降敛之势,所以晨练“必待日光”,不宜过早,以利于阳气的藏养。同时,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大,以防汗出,伤津耗气而损害身体。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扇子舞、慢跑、健步走或散步等轻松平缓的运动,体能消耗较大的器械运动则不适宜。

冬季食养应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以温和平补为宜。过于辛辣燥热的食品容易伤阴劫液,过于油腻或重口味的菜式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均不宜多食。时下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等阴伤症状,因此食补养身还需注意养阴润燥,宜多吃大白菜、菠菜、白萝卜、鲜枣、石榴、苹果、柑橘、柿子等应季果蔬,既可补充机体水分,又能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

需要提醒的是,进补也要注意吃动平衡的问题,不能只吃不动。适当的活动锻炼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以迎接寒冬的到来。

黑色料理益肾气

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之火,“主封藏”,具有贮存、潜藏精气的功能,与冬气相应。因而冬季应当顺应自然界气机伏潜的趋势,注重补养肾气以助阳气固封。饮食乃是 健康 之根本,而“药补不如食补”,食疗 养生 相对平和,若能根据具体情况善用食物调养,并不输于药疗的功效。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分别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并分别以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所代表。“肾主冬”,因而冬季 养生 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食“黑”为补。如黑米滋阴补肾、健脾养肝;黑豆补肝肾、强筋骨;黑芝麻滋肝养肾、明目黑发;黑枣平胃健脾、补肾填髓;黑木耳滋阴润肺、养胃补肾等,此类黑色食材皆是秋冬之交养肾补虚之佳品。而诸如海带、紫菜等颜色也偏黑的食物虽营养价值丰富,但性寒凉,多食易伤阳气,更适合在夏天或初秋时节食用。

“艾”护阳气正当时

冬季进补除了食补以外,艾灸也是相当不错的手段。艾灸能益气温阳,使正气充盛而邪不能害,故能起到很好的扶正祛邪、保健防病、 养生 益寿的效果。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腹部的神阙、气海、关元,背部的大椎、命门、肾俞等皆是常用的强身保健要穴。虽然艾灸好处多,但一般对怕风畏寒、手足不温、渴不喜饮或喜热饮、大便溏稀等体质虚寒的人群较为适合,而素体口干咽燥、反复口疮长痘、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阴虚火旺或体质偏于湿热之人则不适宜。

施灸的顺序常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艾灸操作简单,适合个人在家操作,最常用的艾灸方法是将艾条燃着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灸。一般每个部位灸10分钟,操作时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以受灸者感觉舒适为佳,并以施灸部位皮肤出现红晕为度。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感觉容易减退,施灸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灼伤。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法,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禁灸。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法。

链接:进补食疗方

五物黑发饮

首乌红枣桂圆粥

板栗乌鸡汤

文/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

主任 成杰辉

编辑/ 管仲瑶

点击下方爱心,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冬季艾灸,扶阳藏阳!冬无收藏,必伤肾”,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本文来源于:http://www.yaoshixiu.com/zhongyibibei/36999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yaoshix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众妙之门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 联系方式:daokedao3713@qq.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