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晒背,要注意这些,才能吸收到饱满阳能
第一次晒背,要注意这些,才能吸收到饱满阳能
明日入伏,你准备好“晒背”了吗?
后腰注入了阳能,一整天都是暖暖的,被强力支撑着的感觉。
前两年的伏日,很多读者已经跟随我们晒过几轮了。
大家晒背的感受反馈各不相同,有晒得舒服的,也有并不舒服的。
本篇继续和大家分享晒背的切身体会,目睹下前“背”们的晒伏风采~
1
最佳晒背装备
@宋刑统·北京
一米八的我,为了给你们发照片,硬生生拍成一米五的身高,我容易嘛我?
充气睡垫、小马扎、户外旅行包、打开伞晒衣服,我徒步后5公里择点而卧,由于每日徒步也大量排汗,晒得时候感觉还好,晚上有些痒痒。
趴在北京郊区的柏油路上,浑身上下如同在桑拿房,汗流夹背,手机都高温报警不工作了。
因为经常运动,身体素质还可以,我不吹空调有5年了,电扇也不连续吹,晚上睡觉的房间不开窗。
其它最佳着装&户外装备
▼
2
用绳命在晒背的女子
@顽豆
起初在客厅开窗户晒了半小时,后来看看外面阳光觉得好羡慕,想着可不可以……就创造条件出去了。
陈年老寒的羡慕太阳,在屋里的时候几乎没咋出汗,自己还美滋滋地想还可以,没啥问题。
在外面半小时出汗哗啦啦的,不敢多晒了,怕掉下去了,我们为了晒背也是不要命了,不知道附近有没有看到我们,以为是疯一样的女子拨打120的。
不过晒后很舒服很通透,感觉像背着一个暖暖的盔甲。
还有其它用绳命在晒背的女汉子们
▼
3
宝宝可以晒吗?
@班牛· 长沙
宝宝一岁半和11岁的侄子,一起接收太阳能量。侄儿子今天刚好是有点感冒,昨天吹空调过度了,今天晒一下不通气的鼻子很通畅了。
一些心细的读者也有“宝宝晒”的心得体会
▼
4
晒完了头晕、大脑缺氧?
有好几位朋友反馈,自己晒完了,有些头晕脑胀,灰蒙蒙的,大脑有一种缺氧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呢?
回复:
刚开始第一次晒,头部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太多的阳能,有点头晕头胀是正常的,如果久久下不去,就需要注意下。
头部问题多是头部血液循环不够好,浊气下不去,清气也上不来,就会晕。
胀的话,就是平时头部有寒湿积聚,受热之后,在短时间内就膨胀起来,和平时洗头不擦干,用脑、晚睡、头顶吹冷风有关。
有一个穴位可以搞定,天休子在《修昆仑证验》书中大力推荐了“揉”“晒”二法,尤以揉面部颊车穴为主。
颊车穴在哪里?“耳门下之钩骨也”也就是女明星要瘦脸要削骨的地方。
至于为何要揉夹车,原因两个,一是“面者统言之也,非靠颧与夹车,不能着力揉也”,二是“一身血脉条直,唯夹车十二经血脉上下汇走,屈曲交互,易致壅积”。
天休子说揉颊车穴可以清头上六阳之积,有泻热通络的功效,尤其是遇到头部阳热积蓄,头晕头昏、思维不清晰,嗜睡、口干……都非常适用。在晒中、晒后可以多按揉。
5
心跳加速,身体吃不消,怎么办?
我和我婆婆一起晒,两个人心脏砰砰砰一直跳,坚持了30分钟,就吃不消了,汗流不止,心跳加速。我婆婆有高血糖,但是我还想继续晒,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前预防吗?
回复:
如果晒上十分钟,就发现心跳加速,或大汗淋漓,赶紧到阴凉处休息,这种人肯定是不适合晒背的。
凡是有心包瘀堵,心气弱、心阳不足或者肾虚的人都会心跳加速。心脏病、高血糖、高血压,这种人也不建议晒。
心脏不好的人,不止不适合晒太阳,像跑步、泡温泉、熏蒸都不太适合。
晒背在短时间大面积地增补阳能,这种人的心肺就承受不了。
如果很想晒,就要考虑晒得时间、太阳的程度,避免是十一点到两点半的;或者选择局部艾灸,循序渐进,慢慢地补阳。
6
第一次晒过量了,背后长满了水泡气泡
有读者第一次晒背从中午12点~2点,晒完直接黑红,后背疼不能碰。第二天去游泳,结果后背长满了水泡和气泡。
第一次晒背建议:
没把握的话,第一次不要晒久了,也不求面积广(坐着晒背,不要趴着整个后背、腿露在外面),先从十分钟开始,感觉舒服的话,就再增加十五分钟,循序渐进。身体健康的人可以30分钟~1小时。
晒过的大部分人都会出现后背变红又变黑得过程,还伴随着有点痒,当晚皮肤会有些刺痛,穿衣服、睡觉总是感觉有异物,沙得慌,过两天皮肤就会褪掉一层薄薄的皮。
除此之外,身体并无其它不适。
晒过头,长水泡气泡的朋友,里面的水泡不要弄破,身体会自行吸收,一般7天内就换一层新皮。
感觉特难受或者很痒的情况下,可以用玻尿酸原液或者芦荟胶涂一下,修复得很快。
7
晒完背部很痒,身上长小白疹,是在排毒还是光过敏?
晒背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补阳气,在气机的鼓动下,体内的寒湿外邪被一点点化开,就像我们打扫完房间需要把垃圾倒掉一样。
这些垃圾毒素就会从皮肤和经络中排出来,比如说会起红点、红疹,发痒,千万不要堵住,发出来过几天就好了。
如果难以忍受,可以拿艾叶水洗澡,或者配合艾灸及经络疏通一起做。外排期间,建议不吃要用冷水洗澡,吃冷饮,加把劲一鼓作气,清出体外。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10天: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天: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10天:8月15日-8月24日
晒背最佳体验时间:7月16日、7月26日、8月15日
三伏晒背 · 一些小经验
1、晒前最好涂好防晒油;
2、晒的时候带上帽子,或用遮阳伞遮住头部。不管什么姿势,都要避免头部的长期直晒;
3、晒背的最佳时间就是出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三伏的其他日子次选。
4、要裸露皮肤去晒,不要遮挡衣服,丝巾都不行,要的就是最直接的火力。
5、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有的小伙伴没啥胃口,选择不吃早饭或者午饭就去晒背,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很容易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慌,缓不过气等。
6、每次晒多久?
可先晒20~30分钟,看情况加到1小时,了解自己的耐受程度。
7、身体阴虚内热,可以晒背吗?
不管什么体质的人,都推荐大家自己去尝试。孕妇及幼儿不推荐晒背。
8、晒背后最怕出汗多伤了津液,最好喝点酸梅汤收敛元气、养津液。
也可以喝点温热的红糖水、柠檬糖盐水补充水分。
9、晒完背之后,应该怎么保养?
晒背之后毛孔打开,最好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
当晚若觉汗黏,用清水沐浴即可。
愿大家入冬都有个好身体。
入伏晒背多长时间 晒后背补阳气几天见效
1 入伏晒背多长时间因人而异。
三伏天晒背具有很好的补阳气作用,对人体的健康是比较好的,晒背时间是具有一定讲究的,如果是第一次晒背,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20分钟左右即可,待身体慢慢适应之后,再根据自身的身体承受能力来调整晒背时间。
若是经常进行晒背,身体已经有了耐受,那么晒背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建议40-60分钟左右,背发热、微微出汗、感觉舒适即可。
要记住晒背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皮肤的灼伤、身体的津液过度损耗,反而不利于人体健康。
2 晒后背补阳气几天见效因人而异。
生活中适当进行晒背确实对身体具有一定好处,可以调理人体身体,对一些疾病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多久时间可以见效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体质和病症严重程度来说需要的时间也不同。
正常情况下晒背1-3天的晒背身体会全身发热,从而帮助改善身体寒冷、手脚冰凉的症状;但体内湿气寒气是长期生活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要去除需要长期坚持才行,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决定,一般至少需要1个月左右才可以见效。
3 三伏天晒后背的好处
疏通经络
腹为阴,背为阳,人体背部有很多穴位喝和经脉,三伏天的时候人体阳气最佳,进行晒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具有一定疏经通络的作用,可以使人体气血流畅,促进血液循环。补充钙质
人体适当晒背可以补充大量的钙质,太阳光含有的紫外线B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经常进行晒背,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形成。驱寒补阳
人体阳经多行于背部,而且后背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古人称督脉为“阳脉之海”,三伏天晒后背可经由热的刺激来驱除体内的寒湿,疏通经络,补足阳气。4 三伏天怎么晒背三伏天晒背要注意时间,因为天气比较炎热,阳光大的情况下进行晒背,那么可能会导致人体晒伤,正常来说,一天中最适合晒背的时间是上午7-9点,下午5-7点左右,这些时间段是晒太阳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晒背要避风吗
我们都知道,三伏天是比较炎热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会经常初选高温天气,很多人都会都会在这个时候晒背保健养生。三伏天晒背是有一定讲究的,那么三伏天晒背要避风吗?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三伏天晒背要避风吗
一般是要避风的。三伏天晒背的时候,身体背部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容易发热,背部毛孔会容易打开,这个时候如果吹风的话,会容易导致湿邪入侵,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反而还可能不利于身体健康。
背部是人体拥有最多阳气的地方。 夏季,人们喜欢待在空调房或阴凉处。实际上,避风晒背,会温暖您的背部,这对您的背部保养非常有益。 每个人都可以在下午4点之后在家里的阳台上沐浴阳光。这是保持背部健康的最自然方法。
三伏天晒背有什么好处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当人体适应季节时,它也是毛孔张开和阳气被消耗的时间,但同时也是夏季和潮湿的天气。阴湿是阴邪,很容易通过人体。打开的毛孔进入人体,引起内部寒湿。因此,在三伏天的晒背可以支撑体内的阳气。体内少量的阳气不仅可以防止湿邪进入,而且可以沿着毛孔将湿邪从体内排出,可以缓解体内寒湿,减轻痛苦和滋养肌肤,对阳虚肾有作用。
三伏天晒背要注意什么
1、从20分钟开始,第一次晒太阳的时间就不必太长。了解身体的耐受性后,逐步增加时间。 一切始于安全和宽容。2、对于第一次晒太阳,您应该选择早上8点至9点的太阳,或下午3点之后的太阳。此时,阳光温暖,温暖,但不那么热,更适合新手体验。
3、晒太阳直接与阳光接触。男人可以脱下自己的上衣,女人可以选择背心。您可以坐在或躺在瑜伽垫上。您不需要戴防晒霜,最好赤裸裸地吸收阳光。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第一次晒背,要注意这些,才能吸收到饱满阳能”,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本文来源于:http://www.yaoshixiu.com/zhongyibibei/37430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