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艾灸爱好者介绍:部分灸法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中医必背 2023-06-06 10:19:40   点击量 : 461  

2023-04-22 08:10:11    作者 : 小小郎中

灸:灼烧之义。根据字义,我更喜欢瘢痕灸了,直接灼烧皮肤!!灸法的主要作用:它可以温经散寒止痛、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等。

灸法主要分为:艾柱灸(直接灸和间接灸)。艾条灸(悬起灸,实按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灯火灸,天灸……。

直接灸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间接灸又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悬起灸又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分为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


太湖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施灸前可以在施灸部位涂抹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黏附力和刺激。我个人在施灸过程中没有涂抹。然后,将做好的艾柱直接放在穴位的皮肤上,点燃,燃尽熄灭后,将灰清理干净,再放下一壮。一般的情况下,施灸后的一周就会化脓形成灸疮。五到六周灸疮痊愈。因此,又叫化脓灸。主要用于哮喘,肺痨,免疫性疾病,Ca……


无瘢痕灸就温柔的多了,在施灸处涂抹凡士林,将艾柱放置穴位上施灸,当病人觉得微有灼痛感,就可以换艾柱了,只在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且不可起泡。适用于一般虚寒性的病症。


隔姜灸可以用于因为寒导致的呕吐腹痛,风寒痹痛;隔蒜灸用于瘰疬,肺痨等等……;隔盐灸就是用青盐(食盐也可以),将肚脐填满。有的可以在这上边再放一个姜片。然后施灸,可以回阳固脱……


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施灸过程应该先灸上,后灸下,先灸阳,后灸阴,艾灸的壮数也要先少后多,艾柱的大小也要先小后大。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如有特殊情况,不必拘泥!!

另外,艾灸和针刺一样分补泻。针灸大成里记载: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这个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个人不予评论。我个人目前用灸法,都是瘢痕灸和温和灸。也不讲究补泻。如果有哪位朋友对此有研究,可以发表意见。


最重要的就是禁忌

实热证,阴虚热不建议灸法。

颜面部,内有大血管的地方,关节活动处不建议做化脓灸。

孕妇尽量别凑热闹了,如果需要,腹部腰骶部不要灸。


做完灸法以后,如果出现小水泡,比较小的,自然吸收就可以。水泡较大的话,刺破放出水液就行了。可以涂龙胆紫。


重点是化脓灸的,在灸疮化脓期间要加强营养,多吃鱼肉发物,保持局部的清洁,可以选择用敷料保护一下。等它自然愈合就可以。如果灸疮的脓液是黄绿色或者有渗血的现象。就用消炎药膏……我都是用双氧水,或者云南白药哈哈!!



除了以上这些注意事项意外,千万注意火火!!消防安全第一位!!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为艾灸爱好者介绍:部分灸法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本文来源于:http://www.yaoshixiu.com/zhongyibibei/38922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4 yaoshix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众妙之门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客服邮箱:916400625@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 联系方式:916400625@qq.com

网站地图